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2015年中国经济数据近日出炉,“6.9%25年来的经济最低增速”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。作为与经济息息相关的金融业,如何在看清经济基本面的同时,把握自身发展的节奏,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。

关注点一,实体经济的情况究竟如何?例如,剔除金融业增加值后的GDP名义增速在5%左右,是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,而如果剔除掉通胀因素,则可能更低,因为GDP平减指数去年以来一直低于0

关注点二,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。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升至9%,较2007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。

上述数据已经反映出很明显的问题——“金融升、实体降”,这就是现在金融行业面临的第一个宏观背景。

而金融业面临的另外一个宏观背景是:截至2015年末,银行业资产总额为194.2万亿元。由此,可以计算出过去十年,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增加了6倍(2003年年底银行业资产规模为28万亿元),高于同期GDP4倍的增长,但是另一方面来看,银行业对于经济的拉动力却已经开始趋弱。例如,观察银行业资产年增规模占剔除金融业增加值的GDP比重的变化,可以发现,危机前(2004-2008)占比平均为30%,换句话说,就是1元的金融投入能够带来3元的实体经济增长。而现在这个占比已经升至42%,即1元金融投入只带来约2.3元的实体经济增长。

上述变化即新常态下,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发展的宏观大背景。在此背景下,暗含着几个“不能”。

其一,资产负债表不能再快速的扩张。2003年至今,银行业资产年均增速约18%,未来如此高的增速显然是“望尘莫及”了。

其二,传统的信贷融资不能快速增加。2003年至今,中国银行业的本外币贷款年均增速约17%,未来如此高的增速恐难复制。

其三,银行业的高盈利局面短期内难以再现。2003年至今,中国银行业的税后利润年均增速超过50%,未来如此高的增速将难以维持。

这样的“不能”还有很多。

显而易见的是,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已经行至拐点时,未来的路怎么走?是每家银行都必须面临的选择。加之利率市场化、人民币国际化、宏观审慎调控框架的出现等等机制性变化,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“三去一降一补”和“打好四个歼灭战”等经济运行中的政策调整,均在短期内给银行业形成巨大的压力,但长期来看,这些又都是难得的机遇。

因此笔者认为,对于银行业而言,经营转型已经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、必须要做的事情。这个问题的解决包括定价能力、风险防控能力、创新能力、客户需求挖掘能力、数据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提升。

不妨以银行经营转型核心之一的定价能力为例,其包括资产的定价能力和负债的的定价能力。现在业内都在说“资产荒”,实际上是因为银行业定价能力薄弱所致,而非真的“资产荒”。换句话说,如果一家银行拥有较强的定价能力,就可以配置交易性强的产品,赚取价差而非简单的挣息差。只有这样,才能对自身负债进行动态管理,对不同期限和信用风险的负债配置做到心中有数,从而才能真正加快产品创新步伐,满足客户越来越高的金融服务需求,由过去赚“单一市场和时间”的钱,转到赚更多“跨市场和波动性”的钱。另外,定价能力还决定了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,因为只有定出来价格来,才能算得清楚风险。

不得不承认,在转型期,上述几方面能力的提升可谓摆在银行面前的“硬骨头”,不好啃,但必须啃。谁把问题解决得早,谁就能领先同业,谁就能更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,获得更多政策优势,在金融业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稳步前行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涛

张涛

21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文章